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枫桥经验”发源地:助k1体育老“食”事办得实办得“长”

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9-20 04:21:13   浏览:

  习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面对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市情,浙江省诸暨市在敬老助老“爱心食堂”建设中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依靠群众参与,不搞劳民伤财一时热闹,不搞急功近利造“盆景”,而是切实做到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不仅解决了一大民生难点,还改进了党员干部作风,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常住人口23.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如何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诞生“枫桥经验”的浙江省诸暨市,尊重群众首创,依靠群众参与,从解决老人吃饭问题入手,建设“财力可负担、运营可持续、经验可复制”的“爱心食堂”。

  经过两年探索,这件让老人吃上热乎饭的“关键小事”,不断迭代、演进,不断撬动优质养老资源下沉。目前,爱心食堂已从最初的12家增加到217家,覆盖300多个村社,日均服务老人12000余人次。越来越多老人在家门口吃上现成饭,越来越多老人乐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上午10点半,距离爱心食堂开饭时间还有20分钟,诸暨市东和乡友谊村的老人们,就陆陆续续坐到了爱心食堂的长条凳上。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能吃上现成的热乎饭,还能聚在一起拉拉家常。

  “以前中午我自己做饭,经常随便对付一下。在爱心食堂,我们吃得又好又便宜,这是一件好事善事!”就餐老人王师才说。

  诸暨市目前已有217家爱心食堂,覆盖300多个村社,每天为上万名老人提供幸福“食”光。除了集中就餐,对居住点较远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爱心食堂还送餐上门。

  进入9月,枫桥镇永安社区的爱心食堂开始装修了。“其实我们两年前就想建了,但村社和村社的基础不一样。”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桂成说,一是担心经验不足,二是没有把握做到长效运行,所以迟迟没有动工。

  不过,看着别的村社干得热火朝天,陈桂成始终憋着一口气。他带着社区两委干部前后走访了10多家爱心食堂,一边学一边加紧筹备。

  群众的需求是促成爱心食堂落地的最大动力。在年初的摸排中,社区很多老人提出建设爱心食堂的想法。终于,永安社区爱心食堂在今年正式开工。

  诸暨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60年来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奉为圭臬。爱心食堂的诞生和推广,也是尊重群众首创,依靠群众参与的结果。

  2021年5月,暨阳街道侣东村率先利用党员群众乡贤捐赠、用于村社民生项目的村级关爱基金开办老年食堂。相关部门走访后认为,侣东村从解决老人吃饭这件“关键小事”入手,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供了新思路。

  此后,诸暨市先后6次系统调研,选择留守老人多、村级组织强、关爱基金有保障的12个村先行试点。紧接着,以12个村为样本,通过自愿申报加上综合考虑村社实际,逐步推广这项民生“食”事。

  在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食堂经验分享群里,各个村社负责人讨论热烈。从饭菜质量,到运营体会,再到暖心小事,几乎每天都在刷屏。

  诸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孔羽说:“诸暨现有492个村社,建设爱心食堂的积极性很高,但我们遵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不设排名,不唯数量,有序推进,确保每个食堂都建在老百姓所需之处、想建之地。”

  老年食堂、长者食堂、社区饭堂……近年来,全国多地通过开设公益性食堂以解决居家养老,尤其是农村居家养老群体的吃饭难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

  诸暨市立足于爱心食堂的可持续运营,因地制宜探索出“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基金捐一点、志愿帮一点”的可持续模式,多元参与,避免财政大包大揽。

  红烧肉、西施豆腐、肉末蒸蛋……辗转每一家爱心食堂,门口显眼处除了张贴当日菜单,还有收费标准:90周岁及以上每餐4元,80到89周岁每餐5元,70到79周岁每餐6元,70周岁以下由村社根据成本价自行定价。

  截至目前,诸暨市平均每家爱心食堂每月收到个人缴费4600多元,财政补助6900元,而村级关爱基金和志愿力量的支持则超过了9000元。

  一蔬一饭牵人心,三餐四季皆温情。今年年初,当地融媒体中心在社交媒体推送温情短片《吃饭大事》,乡言乡语戳中返乡过年的诸暨人的泪点。一抹抹乡愁,融进关爱基金账本上一笔笔捐赠。

  党员带头捐、群众互助捐、乡贤爱心捐,总规模超2.3亿元的诸暨村级关爱基金,给足了爱心食堂满满的“安全感”。

  在诸暨,关爱基金和爱心食堂的“双向奔赴”还在继续:大唐街道路西社区爱心食堂开业半天就收获50余家企业超百万元捐款;暨南街道新南村爱心食堂6张A4纸注明了200多项爱心捐赠;山下湖镇新长乐村的直播青年成立爱心食堂专项运营基金……

  k1体育

  璜山镇徐家坞村村民徐菊英,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家宴主厨。自从村里的爱心食堂成立后,每月9日、10日,她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早早赶到爱心食堂“值班”。像徐菊英这样的义工,徐家坞村总共有60位。

  “厨师和管理人员工资是爱心食堂的一大笔开销,为此,村两委希望通过招募志愿者来减少开支。”徐家坞村党总支书记徐国富说,招募倡议书一张贴,报名者络绎不绝,短时间内就解决了用人问题。

  如今,诸暨市每家爱心食堂都拥有专属的志愿者队伍,“公益五姐妹”“马小二”“红色村嫂”“鸿云燕”等志愿者明星品牌,更是频频亮相微信朋友圈。

  走进安华镇丰江周村爱心食堂,68岁的周春树正和老伙计们聊着天。在这里,他是就餐的老人。在不远处的制糖工厂,他是掌握古法熬糖手艺的老师傅。

  2022年,丰江周村成立“甜蜜丰江”共富工坊,吸纳低龄老人共同经营这项甜蜜事业。到目前为止,共富工坊让每位低龄老人增收1.6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了15万元。“我们把集体收益的一部分划拨到爱心食堂,助力它的长效运营。”丰江周村党总支书记周阁法说。

  着眼于培养爱心食堂造血功能的基层创新,不止丰江周村的“以老养老”。浬浦镇白杜坞村对村内果园、菜园、农场、鱼塘等进行分类整理,动员党员、乡贤、志愿者认领,收入按比例划归爱心食堂;五泄镇西皇村利用优势资源开办研学基地,为爱心食堂拓宽资金来源;东白湖镇斯宅村利用爱心食堂推出“采茶季便民晚餐”,既方便茶农就餐,又增加爱心食堂收入。

  2021年11月,浣东街道盛兆坞三村爱心食堂开业,60多位老人成为食堂的常客;2022年初,盛兆坞三村在爱心食堂旁的老年活动室新增茶具、棋牌桌、空调、大屏幕电视;随后,根据老人的意愿,将爱心食堂前的篮球场打造成门球场;不久前,村里新增了医疗服务点,定期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

  7月15日,在东白湖镇殿南村爱心食堂内,老人们围坐在圆桌旁,一边品尝软糯香甜的糕点和水果,一边欣赏戏剧协会带来的精彩表演。听到入迷处,好几位老人乐得合不拢嘴。

  这天是殿南村为70周岁以上且7月出生的老人们过集体生日,爱心食堂特意准备了老人喜欢的饭菜、蛋糕以及小礼品。殿南村党总支书记斯永灿笑着说,村里的老人也学会了“炫富”——“炫”爱心食堂的菜品质量,“炫”志愿者的服务水平,“炫”子女们又续了一年的餐费。

  以爱心食堂为中心,叠加多种养老服务场景,诸暨已建成了80多个集老人就餐、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志愿便民于一体的“养老综合体”,不断撬动优质养老资源下沉。

  8月1日,东和乡大林村村民宣水平一早来到诸暨市残联,装上了心心念念的义肢。“我在爱心食堂陪餐时得知,宣水平老人想装义肢,却碍于经济原因迟迟未能实现,于是我第一时间帮着代办了。”大林村驻村干部陈洁说,由于年度免费义肢申领时间已过,她和乡残联工作人员多次与市里沟通,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名额。

  今年3月,东和乡率先推出干部陪送餐制度,每月从村两委、驻村指导员等队伍中抽调人员,赴爱心食堂参加陪送餐服务。乡里还成立了工作组,专门负责需求的落实。

  眼下,陪送餐制度在诸暨全市有序推广。从碰到问题找干部,到干部下沉听意见,一次次送餐、陪餐,摸清了需求,送去了温暖,收获了民心,改进了作风。借助这项制度,有的老人安上了免费义肢,有的老人买到了适用的胰岛素,还有的老人申领了新轮椅。

  姚江镇江藻社区是诸暨最大的农村社区,700平方米的爱心食堂也正在装修,建成后可满足200多位老人的就餐需求。为了扩展爱心食堂的内部空间,食堂外墙与周边10多户村民的住宅外墙间距不到30厘米。

  社区党总支书记金国中担心住户有意见:“在农村盖房子,邻里之间怎么也得隔个两三米,结果没有一户人家有怨言。”

  “建爱心食堂是善事,我们老了也有这个需求,怎么会反对?”江藻社区一位村民说。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我们建设爱心食堂坚持问需于民、因需而建,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爱心食堂建设运营为抓手,助推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促进基层善治。”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