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k1体育广西扶绥:创新“四联”举措 增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成效

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10-24 02:28:31   浏览: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崇左市扶绥县认线所高校的工作资源,通过创新推行“机制联建、人才联育、活动联办、发展联创”的“四联”举措,推动校地团组织联学联建、深度融合,高质量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工作,有力推动了地方团组织的阵地、人员、资源筹措整体提升,实现了校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2023年4月,扶绥县被列为广西首批“全区青年发展友好型试点县域”,是崇左市唯一、全区十一个获此殊荣的县份之一。

  共青团扶绥县委积极和驻地高校团委沟通协调,在青年活动阵地共建上开展合作,解决了共青团改革“缺阵地”的瓶颈,扶绥县现有27个青年活动阵地,实现了11个乡镇全覆盖。一是成立驻地高校团委、社团大联盟。由县委领导主持召开了扶绥县驻地高校团委、社团大联盟成立座谈会,研究明确高校和扶绥在团员青年思想引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文体联谊、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长效合作。二是建设校地融合办公室、团代表履职工作站。充分借助高校场地资源,与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校地融合办公室、团代表履职工作站等青年活动阵地,共同商定上墙制度,将阵地打造成“引进人才”“留人计划”政策宣传站、园区企业用工信息咨询站、志愿服务联络站的多功能“扶绥窗口”,有效服务、联系驻地高校青年,引领青年服务扶绥发展大局。三是打造扶绥县青年驿站、“青春梦基地”。积极盘活县级平台公司闲置住房资源打造扶绥县青年驿站,为高校毕业生来(返)扶绥求职、创业提供每人每年7天的免费住宿和岗位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在扶绥创业就业以及生活融入的便利度,并在青年驿站内设置“青春梦基地”,给入住的青年们提供读书交流、休闲放松的场所,强化提升青年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共青团扶绥县委充分发挥县辖区内约5.6万大学生人才资源优势,在人才联育上开展合作,解决了共青团改革“缺人员”的瓶颈,县级团委挂职、兼职、聘用等各类编制外工作力量达到28人,比改革前增加3倍。一是选聘一批团组织兼职副书记。聚焦青年社会融入、促进实践育人,巧用“选、育、管、用”四字诀,面向驻地高校师生选聘了166名党员、团员兼任扶绥县各级团组织副书记和县级少先队校外辅导员,覆盖全县11个乡镇和136个村(社区),团的工作力量得到巩固壮大,并将选聘驻地高校师生兼任团组织副书记的措施写入扶绥县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创建实施方案,保障了兼职力量选聘机制长效化。二是建立校企定向人才培养机制。联络推动190多家企业与各驻地高校成立见习实习、研学基地,临空经济区专门建设创业基地,仅2022年就输送633名毕业生在临空经济区就业、实习,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同时通过扶绥·星光集市免租摊位打造大学生“青创小铺”并顺利开摊,给驻地高校在校大学生提供试创业平台,促进青年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三是实施“智汇扶绥”工程。推行高校毕业生留扶“一卡通”政策,深化“送房子 发补贴 给绩效 引人才”行动,明确驻扶高校毕业生留扶就业创业可享受住房保障、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并优先享受创业、优先办理各项创业补贴等多项便携服务,打造和谐稳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2023年引进人才、留人计划、“三支一扶”事业单位人员等各类招聘共873人;驻崇院校及崇左籍高校毕生留扶就业758人。投入1500万元装修200套人才公寓,累计发放购房券1700多万元,解决留扶人才住房问题。

  共青团扶绥县委积极协调驻地高校团委和县直有关部门开展活动联办,实现“花小钱办大事”、扩大活动影响力,解决了共青团改革“缺经费”的瓶颈。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主题活动。2023年以来,陆续开展了驻地高校篮球争霸赛、扶绥县首届中华花朝节、2023中国扶绥大学生侏罗纪音乐节、2023中国扶绥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组织每月一期“高校学子游扶绥”活动,带领驻地高校师生进企业、游景区,促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扶绥之间深入交流,增进了广大学子对扶绥的发展认同、情感认同,为扶绥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二是服务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工作。2023年以来,协助广西大学“扬帆计划”项目和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外国语学院等高校“三下乡”“返家乡”队伍落实社会实践单位,开展助学支教、文化三下乡、保护母亲河、创建文明城市、助春耕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累计0.2万名学子参与政务实习、社会实践,切实将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落实到实处。三是合作实施“伙伴计划”示范项目,推动大学生和社区青少年共成长。借助实施“伙伴计划”项目契机,将易地搬迁社区“青空间”打造为大学生实践基地,组织驻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每周为社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提供思想政治引领、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特长兴趣课堂等服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共青团引领联系的青年公益人才队伍,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社区青少年发展环境改善。

  搭建多形式校地融合载体,持续推动共青团在改革中增强服务发展意识,着力提升大局贡献度。一是研究制定校地融合“十大措施”。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认真落实党管人才主体责任,出台校地企融合互派互挂、联席会议制度、关爱师生等10项配套政策,制定形成更具引领性、系统性、精准性的“1+10”人才政策。印发《扶绥县校地融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共青团扶绥县委负责推进本地团组织和驻地高校团组织的深入融合,定期组织大学生主题活动,提高高校师生对扶绥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二是打通“高校+科研”外引内聚的“双循环”。充分发挥驻地高校在人才智力、决策咨询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建成了广西首个获批复的自治区级农高区,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2个,拥有广西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科技小院,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5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亿元,每年科研投入近2000万元,加快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三是开通高校师生免费公交专线,促进高校经济发展。县财政每年投入314万元,开通9条高校免费公交专线,有效串联高校和城区商圈、景点,为师生出行提供极大便利;不断拓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精心打造品质消费体验场景,不断改善师生消费环境,驻地高校师生融入扶绥更加顺畅。共青团扶绥县委组织的驻地高校篮球联赛、大学生音乐节、汉服秀等活动,迎合了青年口味,助推青年生活品质提升,k1体育有力推动校地融合、服务高校经济发展。(共青团扶绥县委员会)